• 泥鳅可以放生到湖里吗,
  • 沈阳适合放生的地点,纪
  • 吉林放生消除业障最快,

放生感应
您的当前位置:佛弟子文库 > 放生感应 >

帮助别人放生对自己好吗,净土法门法师:自己回头,才能帮助别人回头

2024-01-20 10:22

一、放生鱼选择什么鱼

1、度化众生的事情,度家人最难。难在哪里?你跟家人长时间相处在一起,你的习气、毛病大家都知道。你说我今天改过来,改过来他不相信,你能改得了吗?所以总是在观看,总是在讥笑。可是你要坚持,一直做下去,你做个五年、十年、二十年,大家相信了,那是从内心里面发出的尊重、佩服。所以,对家人一定要用身教。外面人他不知道你底细,你只要讲得不错,人家就很佩服你。熟人难,一定要从自己本身做起,你做的功夫不够,你做得够,对家人不要讲,家人主动就要向你学习。所以对家人、对亲近的人一定要身教,而不是言教,你才能收得到效果。

2、「舍家弃欲」这个家我们讲过很多次,田宅之家不重要。佛在经上讲家有四种家,第一个就是你们现在所说的自己有家庭。其实我们的家已经破碎了,家不成家了。第二种,烦恼是家。你能不能把烦恼舍掉?第三种,生死是家。三界,就是六道是家,你出哪个家?出家庭,妻子、儿女、田宅之家舍掉了,你出不了三界,你出不了烦恼、出不了生死,你没出家。在家居士,他能舍烦恼、能舍生死、能出六道,他真出家。所以古大德教导我们,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,但是形式我们晓得,形式是表演给一般人看的。一般社会大众看到这个形式,他生起对佛法仰慕、爱好,学习的心激发出来,这个形式就起作用、就有功德了。

帮助别人放生对自己好吗,净土法门法师:自己回头,才能帮助别人回头

3、真正修行是从心地里面回头,这些道理都要懂得,然后你才能真的自度,自度而后就能度他。自己没有得度,要想度他,这是佛在经上常讲的「无有是处」,就是没有这个道理。一定要从自度下手,就是自己回头,才能帮助别人回头。

4、摘自学佛答问(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九十六)(共一集)

5、老法师主讲2008/5/9讲于华严讲堂

6、问:如何面对别人对自己的批评?

7、索达吉堪布:如果我的行为是对的,那批评一下也不要紧;如果我的行为不对,挨批评也是应该的。不过,很多人往往不观察自己对不对,也不观察良心上能否过得去,只要一遭到批评,第一反应就是:噢,这个人在指出我的错误,他真是在害我!其实,别人是害不到自己的。

8、真心帮助你更好地面对世界?

9、一物长灵明,涵盖乾与坤。

10、诸法皆空处,不昧灵知明。

二、河北适合放生的地方有哪些

1、一物,代指本元心。灵者,灵动无碍。明者,光明朗然。“一物长灵明”是说本元心永远是那么灵明。乾坤万法都体现在心性里面。如果没有心性,天地也罢,万物也罢,对于你,究竟有啥意义呢?

2、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,有了心性,你就能够凭借它来处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情,做出最为恰当的选择,或者凭借它来将你亲历、耳闻的事情看得更为透彻,这叫做心性生起妙用。心性会对境,即针对不同的事情、情况生起无穷无尽的妙用,你的一言一行,都将体现出心性的妙用。你会发现自己变得更加淡定,更加清醒了,对许多事情都不那么在乎,但对自己笃定的方向又愈加坚定了,也不再缺乏安全感或患得患失。你将会发现,自己不再生活在外部世界的奴役和迫害之下,即便仍有一些顺从,也是出于慈悲、智慧或方便。总之,你的心情变好了。不过,这种改变不是发生在明白心性之后,明白心性的同时,你的心情、你对世界的认知和处世态度就自然会发生改变。

3、“诸法皆空处,不昧灵知明。”诸法皆空时,能所俱空时。“能”代表你的心,“所”代表外部世界。也就是说,世上的一切都归于空性,不仅你的心念是虚幻的,整个外部世界也是时刻变化,因而是虚幻的。但注意,必须“诸法皆空处,不昧灵知明”。这意味着,你明白了这个世界和自己心灵的如梦如幻,但不能因此什么也不管,什么也不做,不能堕入顽空。明空智慧的“明”就是指这个,这就是真心的妙用。

4、《了凡四训》中的主角袁了凡,因为早年遇到高人得知自己一生的命运,一度堕入一种看似随缘实际上只是顽空无记的状态。这种状态类似于虚无主义,他不思恶也不思善,仅仅随着世事浮沉,像一只被抛入大海的小船,没有划桨的人,被滔天巨浪裹挟着,它不期待什么,甚至不期待到达某个地方,而仅仅在等着一场所谓命定的风暴,把自己带向下一个轮回。这是一种非常无知的状态,他虽然也无求,但这是一种无知的无求,是一种面对命运时的奴性。

5、我们说欲望是魔鬼,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,但并不是说人必须没有追求。没有追求,不思考活着的意义而只有活的过程的人,跟动物没有什么区别,他的人生只是为了走向死亡,这是一种极度消极的态度。袁了凡在明白了自己正走向另一个误区的时候,也改变了自己的做法,他做了许多善行,于是命运的轨迹也在他的行善当中不知不觉地改变了。

6、所以说,了知世界的无常,不是为了让你走向堕落或陷入无记,而是为了让你拥有一种更为积极和健康的态度,让自己成为心灵的主人,去正确面对和珍惜自己的人生。在短暂的一生中,在你可以控制的这一辈子里面,去实现一些你真正想要、也应该去实现的价值。

7、问题:在现实生活中,对别人好一点,自己不会失去什么。但生活并不总是那么简单。比如三人被困在洞内,其中两人必须吃掉另一人才能生存,否则没等到救援者前来就会全部饿死。这个故事曾引起一场对人生价值的争论,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?

8、济群法师:

9、关键是你如何为自己定位,也就是说,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。定位不同,采取的行为也不同。在佛教中,菩萨处处舍己为人,就像舍身饲虎的萨埵太子一样,主动为他人献身。如果是只为自己考虑的凡夫,当然会为了自身利益把别人吃掉。所以,关键在于定位,然后就清楚自己该怎么做了。

10、有一个妹妹,二十九岁,没有结婚,做工要找适合自己才做,不理想就不去做。每天睡到十一点、十二点,很懒做工。同她讲做人的道理,她说知道了,可是改不了。十年、八年都要给她住宿,请问法师,我再帮助她是有罪或者是无罪?


参考资料